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要闻动态

聚焦辽沈大地百年红色传承 纪录片《热血河山》即将播出

来源:机关党总支办公室

作者:

发布时间:2023-04-26

【字号:

分享:

深度聚焦辽沈大地百年红色传承 

六集纪录片《热血河山》5月2日起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 

(新闻通稿)

英雄土地,红色辽宁。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(集团)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总站、辽宁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纪录片《热血河山》,将于5月2日至9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。首播时间为每天17:29分。

全片共六集,分别为:讲述抗日战争起始地的《浴血十四年》,讲述解放战争转折地的《决战黑土地》,讲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《高歌进行曲》,讲述抗美援朝出征地的《跨过鸭绿江》,讲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《锻造大基地》,讲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《情暖雷锋城》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深入辽宁考察调研,对4300万辽沈儿女给予殷切关怀,并明确提出辽宁要“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”的重要指示。
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讲好党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英雄的故事,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,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、代代相传”的讲话精神,深刻诠释辽宁“六地”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,《热血河山》深度聚焦一百年来发生在辽沈大地,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,内容涵盖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,以及共和国工业建设、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维度,通过追溯长达百年的红色传承,弘扬一种继往开来的民族精神。

该片历时一年,自去年年初投入策划、筹备及脚本撰写,7月上旬启动拍摄。来自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(集团)的摄制团队克服新冠疫情、暴风雨极端天气等困难和影响,奔赴辽宁、吉林、河南、上海等省市拍摄,累计行程2万余公里。先后走访拍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、东北义勇军纪念馆、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、抗美援朝纪念馆、雷锋纪念馆及辽宁省档案馆、省工业博物馆等相关单位近百家,采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、国防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相关研究专家20余位,同时对辽沈战役、抗美援朝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亲历者进行了抢救式采访拍摄,为国家历史留存了珍贵的口述及影像资料。

作为一部浓缩“六地”历史的电视纪录片,《热血河山》以新颖的创作视角,注重揭秘性、可视性,注重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,注重历史与当代的对话。在对档案、报章、书信、日记等文献的呈现中,大胆尝试以现实人物诵读历史文献的风格样式,使得内容与场景更加丰富、生动,也极大增强了作品的时空感和代入感。

时代风骨,血脉传承。该片既有对历史往事的呈现,也有对罗阳、郭明义爱心团队等新时代典型人物或群体的展现,是一部全面反映辽宁百年红色传承的纪录片精品,又是一部兼具思想性、故事性和艺术性的党史教材。   

该片的播出,必将进一步激励全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,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实践,实现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。

 

重点新闻网站推送

 

第一集《浴血十四年》  【视频点播】

本集讲述抗日战争起始地。

抗日战争的第一枪,响起在九一八深夜的东北军驻地北大营。白山黑水间,被延安称颂“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”的东北抗联,血染疆土,誓死收复失地。

 

第二集《决战黑土地》  【视频点播】

本集讲述解放战争转折地。

黎明前夕,两种命运生死抉择。一场举世震惊的战略决战在辽沈打响。名不见经传的塔山,让身经百战的将领念念不忘。来自解放区的翻身百姓踊跃参军,用生命见证了“人民就是江山、江山就是人民”。

 

第三集《高歌进行曲》  【视频点播】

本集讲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。

在抗日的炮火中,东北义勇军在黑土地上风起云涌,发出了救国的怒吼。以此为原型创作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唱遍大江南北,也奏响了一个民族永恒的时代最强音。

 

第四集《跨过鸭绿江》  【视频点播】

本集讲述抗美援朝出征地。

鸭绿江畔,志愿军将士辞别祖国,慷慨出征。作为大后方的最前沿,凝聚全国之力的物资、慰问品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,运往前线阵地,构筑了一条铁血大动脉。

 

第五集《锻造大基地》  【视频点播】

本集讲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。

东北解放后,鞍钢恢复在即,共和国长子的担当与使命从此开启。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成,承载着辽宁工业报国的情怀与梦想,也将大国工匠的创造精神绵延至今,在新征程中续写辉煌。

 

第六集《情暖雷锋城》  【视频点播】

本集讲述雷锋精神发祥地。

雷锋的名字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。他的第二故乡辽宁,见证了雷锋从鞍钢到军营的成长,也留下了雷锋生命中的最后时光。从一个人,到一群人,到一座城,“雷锋”的故事,每一天都在延续。

 

  • 附件:
  • 视频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